【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题目抓眼球
找到合适的课题自然是写好论文的根本,不过起一个好的题目,也可以帮助你的论文在成千上万份稿件中脱颖而出,迅速吸引编辑和审稿专家好奇的目光。
比较稳妥的办法是追随大牛的脚步,不过这不是小编的风格,所以我们今天就要介绍剑走偏锋的写法。譬如利用名人效应:
图片来源:《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九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这里的“杰斐逊”指的就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杰斐逊与黑人女奴莎丽·海明斯的绯闻被传了将近二百年之后竟然被科学家证实了。
再譬如,生动的拟人与比喻: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五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再再再譬如,混入一些奇怪的东西: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二卷(修订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本文描述了一种诱导动物发情的激素的分离。作者阿道夫· 布特南特是德国当时最受人尊敬的化学家之一,他曾于1939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催情激素及其类似物是计划生育药物的常规成分。
至于有的同学喜欢把题目写成疑问句,这种情况虽然不多,不过也是可以有的,譬如——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一卷(修订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以上是中确实存在的论文,不过最最重要的还是要与时俱进。现在再写一篇《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恐怕就很难发了……
行文如流水
作文章,古人讲究要“行云流水”。写论文也是如此。有文采的文章其实更容易受到期刊的青睐。举个栗子——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十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人类基因组的初步测序与分析》,也就是公布人类基因组草图序列的那篇论文。
插图要好看
在不少人眼中,科学家群体审美基本停留在下面的层次:
然而事实真相是,所有人对于美丽的东西都是没有抵抗力的——
结核分枝杆菌 染色体的环形图
图片来源:《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九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当然也有人愿意皮一下——
DNA折纸术造型DNA折纸术的绘图与结合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十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文献须多读
众所周知的DNA双螺旋、相对论、黑洞理论等,这些你可以在各种教材上看到的重要结论,其实它们的发现或者形成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篇篇论文不断补充、提炼后得出的“总和”。这一篇篇文章都体现了曲折但不断向上的科学发展之路。
说了这么多,其实小编还是希望告诉小伙伴们,学术之路是没有捷径的。
想要发一篇,最重要的不是追着热点跑,而是要切实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这么一套书,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又不用担心英语成为阅读过程中的障碍?
推
荐
阅
读
《百年科学经典》
国内外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自然》论文精选集,荟萃了《自然》自1869年创刊以来最具开创意义、最具影响力的经典文献。
所有文章左右英汉对照,译文均由国内各领域的资深专家审订把关。
每篇文章都有《自然》杂志资深编辑撰写的专业导读,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大意。
用原创科学论文原汁原味再现自然科学各领域近150年间的重大发现和发明。
《学科经典系列》
从4月17日-5月6日全场68折,超低优惠,不要错过,赶紧扫码了解详情~
往期精选
觉得好看,你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