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募格学术撰写。参考资料:微博、小红书、知乎、MBA百科等。
以为毕业了就万事大吉?
朋友们,别忘了还要过论文抽检这个大难关...
近日,#毕业一年论文被抽检不合格#登上热搜。
从2021年1月1日起,教育部印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启动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试点工作,要求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本科生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硕士研究生的抽查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5%
虽然不同学历层次、学科门类的抽检评议要素各不相同,但论文判定方法基本一致:只要累计两位专家给出“不合格”的评议意见,该论文便为“存在问题论文”。
不怪被抽到的朋友慌的要死,如果论文抽检不合格,是会取消学位证书的。
所以论文还是要好好写,好好改,千万不能糊弄。如果抽检被专家判定不合格,会先责令你限期整改。但若经整改仍无法达到要求者,将撤销学位授权。
据悉,论文抽查是教育部是为了制止抄袭学术造假的行为,让各位毕业生重视论文的原创性。文献抽查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逻辑性、研究方案、计划和全文,以及与文章初评与复评有关的资料。在抽查过程中,如果发现你这篇论文有什么问题,一般情况下可以让学生稍作修改,如果经核实,发现你这篇毕业论文存在抄袭或篡改、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将直接取消你的学位证书。
近几年,已有不少研究生都体验到了论文抽查的“痛苦”,不管你是去读博了还是已经工作,抽到了,那就是一次新的论文渡劫...
图源:小红书
研究生毕业一年半在读博时被抽查到了论文
虽然大多数人论文都能安全通关,但还真有一些倒霉蛋子被抽检不合格,只能在知乎和各大平台上询问大家有没有解决办法。
据描述,题主硕士都毕业一年了,被通知论文抽检不合格,学校让其再改一年,重新答辩和送审,本来自己都工作要定讲师了,现在又得重新回去改论文,不然学位证书可能会受到影响。
最后,题主也只能回去和导师商量,重新开始了论文修改。
网友喊话翟天临
同样不出意外的,在这条论文抽检的微博下,那个男人的名字又被顶上了热评。
大家纷纷喊话,天临5年,这论文盛世,如你所愿。
你睡了吗翟天临,我害怕论文抽检,害怕的睡不着...
毕竟论文开始严查的连锁反应,还要从2019年说起。
2019年,翟天临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正式成为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后,这是他从北京电影学院拿到研究生学历后,又一次稳稳立住的“学霸”人设。而在2月8日的一次直播中,他被网友问到能否在知网上查到他的毕业论文,却回复:“知网是什么”,引发学术界与舆论的触动。
翟天临随后被网友查出其2700字的文章重复率高达40.4%,坐实“学术不端”称号。社交平台上的不断发酵,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加大了对学术造假事件的打击力度。
也就是从这一年起,近几年的毕业季,不少高校在查重率上做出了调整。具体数字因学校、专业而异,不过最严苛的要求甚至是5%以内。
就这样,一场“不知知网”风波,波及到了全国所有应届毕业的学生身上,他们的毕业论文难度陡然上升了无数个台阶,学校的审核标准堪称有史以来最难,不少学子叫苦不迭。
2019年初,随着翟天临事件引起的轩然大波,“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被列入教育部当年的重点工作,并投入800万的教育经费,抽查应届毕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其中博士的抽检率约为10%,硕士约为5%。
而相应的,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了。过去只有少数院系抽检盲审,现在大多数院系要求毕业论文在答辩前,必须经过“盲审”关。盲审专家也从三个,变成了五个,但凡有一个给出“不通过”的意见,论文就要被打回重写,且修改率需达到50%以上,才能重新送给该专家再次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