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张丽娜
“学校的菜畦里结出金灿灿的大南瓜啦!”劳动课上,虞山路学校的老师正带领四年级的学生上食育课程,与南瓜来了一次美好相遇。“这是我亲手采摘的南瓜。原来南瓜属于攀藤植物,是生长在藤蔓上的,今天我还知道了南瓜的品种和外形特征。”四年级二班的一名学生拿着新鲜的南瓜炫耀道。随后,食堂面点师李阿姨为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面点课——奶香南瓜馒头。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一个个可爱的馒头在孩子们的手里成形,可有成就感了!
摘南瓜、取种子、做美食……这只是济南市历城区虞山路学校劳动课程实践的一个缩影。“劳动就是用双手创造美好未来,是无上光荣的事。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个中小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长期以来,受考试评价体系、实践场地等因素影响,劳动教育在很多学校开展得不够丰实。”济南市历城区虞山路学校校长于敬敬认为,要想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最大程度挖掘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独特价值,需要不断探索劳动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式,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实践和生活场景中真切感受劳动的魅力。
基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学生的学段特点,虞山路学校构建劳动教育体系,让劳动教育回归学生现实家庭生活、贴近校园生活,将生活作为劳动教育实施的载体,从而直达劳动教育的本质——让学生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等文件对我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知识和理论依据。”于敬敬介绍,学校结合《标准》中课程内容示例,以《济南市中小学家庭劳动教育清单》为依托,明晰小学各学段学生应当掌握的劳动技能内容。此外,学校还通过调研访谈、成立家长核心讲师团、全方位组织动员、劳动实践基地选址等方式,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多方联手打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新生态。
家校携手育人
夯实学生劳动技能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近年来,劳动教育的范围从校园已逐步扩展到家庭,走向社会,虞山路学校在普及、落实、实践的过程中,倡导学生从身边做起,引导同学们踏踏实实做事。从班级到校园,分年级、有目标、有步骤地实践于家庭环境、校园设施等方面。
在劳动教育的探索中,学校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发挥家长智慧,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立冬时节,虞山路学校的同学们积极响应“众厨芳”活动,全家齐动手,摘菜、切菜、擀饺子皮等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奉一份小菜、一盘饺子……家的幸福味道全都凝聚在这有滋有味的家常饭里。
在虞山路学校的努力动员下,家长支持理解学校的育人初衷,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劳动实践活动。在父母的陪伴下,学生投入到劳动育人课程中,体会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最光荣”的宝贵真谛,有了动手实践的机会,视野得以开阔,体会到劳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以劳养德 以劳育心
探索劳动教育课程模式
基于学生的学情及成长发展需求,虞山路学校正在逐步建设校本劳动教育资源库,设计打造涵盖自我服务课程、公益服务课程、劳动创意课程、美好生活课程4个方面的劳动育人课程。同时植根家庭生活,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主体,让劳动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出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帮助学生习得劳动技能,感知劳动乐趣,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据悉,虞山路学校开展的劳动主题活动多次被市级平台转发,学生作品荣获历城区第十五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先进做法在历城区第一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课例研讨中作经验交流,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下一步,济南市历城区虞山路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持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劳动中感悟,培养积极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习惯,为成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