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亲子育儿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养育”

网络

【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一、当下家庭教育

的误区

(一)“教”大于“养”。家庭教育无疑对一个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当下很多家长存在很多教育的误区:很多人把培养孩子的劲儿都使在了补课上,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注重学习一技之长,将过多的时间、精力用在了“教”上,忽略了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养”,结果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但是并没有看到希望的结果,因此充满了焦虑。为什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培养不出想要的优秀孩子的样子?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呢?

(二)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而是对教育理念的认知。从孩子一出生开始,我们为人父母者的脑子里就会出现两个字:教育。我们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知书达理、令行禁止、敏而好学、从善如流;我们希望通过“教育”来塑造我们与孩子之间良好的关系。“教育”二字带来的强大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让我们忽略了这样的事实:我们与孩子之间是先有关系,后有教育。

二、从两个案例

看“家庭养育”

(一)湖北武汉的10岁“硬核男孩”

2020年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一个武汉的10岁男孩,在网络上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的父母都是医生,疫情发生后都奋战在抗疫一线,没有时间照顾他。这个小小男子汉,不仅没让父母分心,反而表现得特别懂事自立,每天自觉写作业、上网课,戴上口罩和护目镜去超市购物,小小年纪把每件事情都安排得有条不紊、有模有样,网友们纷纷点赞,称之为“硬核男孩”。

(二)黄磊的“家庭养育”方式

演员黄磊在个人社交平台上晒出了一段视频:他10多岁的女儿独立完成的烘焙作品,引起了大家的围观和热议。黄磊,大家叫他“黄小厨”,不仅是知名演员,也很会做饭,凭着一手好厨艺,数次登上热搜。一些热播的节目中,大家看到过他的厨艺展示。但这次大家关注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教育孩子的方式。他培养孩子除了重视能力和素质外,还选择放手,给孩子证明自己的机会。他的女儿除了功课、钢琴、外语等各方面优秀,生活能力远高于同龄人。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在点赞的同时,会对比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这些孩子优秀品格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一定与父母平时的家庭教育有关。这让我们思考:培养孩子到底首先应该培养什么?我们首先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亲密组合,其次才是一个生命帮助另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可是大多数家长不懂得“关系先于教育”,不懂得儿童成长的心理规律,导致了家庭教育中的错误理念——教大于养!恰恰忽视了家庭教育中对一个人的“养”,特别是“心理养育”!

三、家庭教育新理念:

心理养育在先

“心理养育”的概念最早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提出。她是解析青少年犯罪心理问题的专家,经常做客于央视《今日说法》、《心理访谈》等节目,在对大量个案进行详细调查后,她发现孩子出现行为或心理问题多数是在12岁至18岁,而且大多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由此,李玫瑾提出了“心理养育”的概念。她提倡:孩子出生后母亲一定要亲自抚养;6岁之前要对孩子订规则、立规矩,要“立威”于孩子;青春期的教育要以“尊重教育”为主等理念。她呼吁:心理抚养比物质保障更重要,人性教育比智力投资更重要,抓家庭教育的关键是教育家长。

古语曰:“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在家里得不到养护和有效的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础,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很难发挥。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发现,一个人长大后能够走多远或者能够到达什么位置,往往取决于他的性格、毅力等人性品格,而非智力。如同种子,有了阳光、空气、水之后,才能生长绽放。同样的,人类的心灵需要滋养。只有父母给到足够的心理营养,才能培养一个自信、独立自主、有安全感、有价值感的孩子。

四、人类幼年阶段需要的

五大心理营养

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接纳

第二个心理营养:在父母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第三个心理营养:安全感

第四个心理营养:肯定、赞美、认同

第五个心理营养:学习、认知、模范

心理营养是一个孩子一生的底层密码。作为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不同阶段所需要的心理营养,并根据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给予满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使孩子的生命得以最充分的生长和绽放。

五、心理养育的

几个关键期

父母除了了解孩子不同阶段所需要的心理营养外,还要抓住孩子情感发展的每个关键期。所谓“心理养育”,就是要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依据不同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情感需求,家长及时调整认知策略,给予相对应的有效的培养和教育方式。

每个父母的角色一定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的。如果把成长比喻成一场足球赛,无论父母愿不愿意,都会经历这样角色的变化:守门员——教练——啦啦队——观众,智慧的父母要学会跟随孩子的成长节奏,把握好在不同阶段扮演的三种主要角色:引领者、陪伴者和跟随者,而不是试图做孩子人生的“导演”。

以下几个阶段需要父母重点把握:

(一)孩子出生最好由母亲亲自抚养

(二)4-6岁实施“规则教育”

(三)6-12岁是孩子教育的关键期(弥补期)

青春期(12-18岁)是成长转折的关键期

12岁之后是青春期,孩子会出现明显的心理变化:独立意识与尊重意识增强,逆反心理突出,抽象能力与想象内容不平衡,同伴影响力上升,性意识觉醒。面对这些变化,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适时对教育方式进行调整。比如,命令式变商量式;以朋友般的态度尊重待之;让孩子为家庭的重大问题分忧分责;善于从孩子的角度发现自己教育方式中的问题;要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及相关家庭背景;关注孩子的兴趣取向;尽可能共同欣赏,引导良好的兴趣;要给孩子以信任;为他的善良、成长、负责的表现而骄傲等等。

父母在进行青春期教育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话要点到为止,管住自己的嘴,防止唠唠叨叨;当发现孩子迷上网络时,要对孩子的兴趣表示肯定,经常与他讨论他感兴趣的内容,鼓励并拓展发展其他有益的兴趣,不要太焦虑;当发现孩子初恋时,可以给孩子写封家书,祝贺孩子长大了,有很好的社会性发展,可以以开放的心态与孩子分享你的恋爱经历,告诉孩子真正的爱是什么,其中的道理与责任,给孩子以充分的信任,让他把握分寸,帮助孩子提高鉴赏异性的水平。

《家庭教育促进法》下父母认知理念的调整

(一)关系大于教育

(二)高质量的陪伴

(三)创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四)尊重孩子成长的节奏

(五)教育帮助孩子成长“自我”,发展“自我”,而不是用父母的“自我”取代孩子的“自我”。

(六)接纳平凡,减少焦虑,允许孩子做一个普通的幸福人;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养心人”。

【作者简介】

刘真臻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管理学硕士,讲师,高级经济师,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工会委员会女工委副主任;黑龙江省女性学研究会理事;黑龙江金融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农银作家协会主席。

擅长利用心理学技术解决亲子关系、子女教育、婚姻家庭、人际关系及团队建设等问题,尊重心灵,助人成长。

研究方向:家庭、家教、家风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信息流广告 网络推广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网络营销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字典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抖音代运营 易学网 互联网资讯 成语 成语故事 诗词 工商注册 注册公司 抖音带货 云南旅游网 网络游戏 代理记账 短视频运营 在线题库 国学网 知识产权 抖音运营 雕龙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学教程 常用文书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石家庄人才网 考研真题 汉语知识 心理咨询 手游安卓版下载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标交易 单机游戏下载 短视频代运营 宝宝起名 范文网 电商设计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经典范文 优质范文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实用范文 爱采购代运营 古诗词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铜雕 词典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文玩 朋友圈文案 语料库 游戏推荐 男士发型 高考作文 PS修图 儿童文学 买车咨询 工作计划 礼品厂 舟舟培训 IT教程 手机游戏推荐排行榜 暖通,电地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应 ps素材库 短视频培训 优秀个人博客 包装网 创业赚钱 养生 民间借贷律师 绿色软件 安卓手机游戏 手机软件下载 手机游戏下载 单机游戏大全 免费软件下载 网赚 手游下载 游戏盒子 职业培训 资格考试 成语大全 英语培训 艺术培训 少儿培训 苗木网 雕塑网 好玩的手机游戏推荐 汉语词典 中国机械网 美文欣赏 红楼梦 道德经 标准件 网站转让 鲜花 社区团购 石家庄论坛 书包网 电地暖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