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感谢网友“网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还记得小时候在河里抓泥鳅吗?还记得抓到的很多颜色鲜艳的小鱼吗?它们现在还存在吗?
原生观赏鱼在我国,一开始不流行的原因是因为:大家觉得它们就是我们身边常见的鱼,所以养鱼爱好者都是到市面上买一些其他地方的观赏鱼,像孔雀鱼啊,泰国斗鱼呀,等等。其实这些地方在它们的原产地,也是属于他们的原生观赏鱼,可能丢街上都没人看的,更惨的在当地还是食用鱼。大家有所不知,像我们国内一些原生鱼到了国外,是非常抢手的。可能人都有这种习惯吧!自己身边的不在意,总喜欢别人的东西。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呀!原生鱼又何尝不是这种情况呢?等到一个物种快要消失的时候,才来关注它们。
白云金丝
又叫唐鱼: 属鲤形目,鲤科,俗称:红尾鱼、白云金丝鱼、白云山鱼、邓鱼。濒危等级:目前发现广东、海南有野生。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3厘米左右,雄鱼各鳍较长,身体较瘦,颜色鲜艳,经常互相夸示。雌鱼鱼鳍较为短小,颜色暗淡,繁殖期的雌鱼腹部膨大。接受各种人工饲料和冰冻血虫、丰年虾等。
马口鱲
这是笔者认为最漂亮的一种原生鱼了,它的鲜艳胜过太多热带鱼。主产于长江以南的南方地区,分布于山溪或者清澈的小河间,群居。杂食性,吃各种水生小生物、青苔、水草以及食物碎屑,一般长度10~15厘米,雄鱼8厘米左右发色,嘴部有追星。
丽色低线鱲
(,1931)鲤科低线鱲属的一种鱼类。此鱼体侧扁,腹部无棱。口端位。口裂向下倾斜,后伸达眼前缘。侧线完全,位于体下侧。臀鳍起点与背鳍第2或第1根分枝鳍条之基部相对。体长可达9厘米。生活于山涧溪流,杂食性。生殖期间体色鲜艳,尤以雄性个体更为明显。
异鱲
是不是有点像刚果美人和企鹅灯的结合体?分布于广东南部和海南岛的小溪流中。对于栖息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喜在水流清澈的水体中活动。一般多在河流的小支流、小溪中游弋、觅食。或生活于山溪中,底质为沙质,水流缓慢水草丰富,伴生鱼类较少。分布于广东南部河流、福建九龙江水系以及海南岛部分河流;国外分布到越南的局部地区。
吸鳅
不陌生吧?这货就是在市场J商口中的:小提琴鱼,新型清道夫,琵琶鱼等等等乱七八糟的名字。然它给清道夫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平鳍鳅科爬岩鳅属的一种鱼类,在长江干流、岷江、乌江、大宁河和雅砻江下游有分布。可接受底栖饲料,和红虫丰年虾等,但是开口较为困难。
壮体沙鳅
好吧,可能还会有部分J商把这玩意当某种长吻鼠鱼卖的,体短,粗壮,头高,吻稍尖,有须,眼大,介于这些属性长的太像鼠鱼了,小型鱼类,生活在砂石底的流水中,分布于珠江、九龙江等水系。
长薄鳅
为鲤形目鳅科薄鳅属的鱼类,俗名薄花鳅、红沙鳅钻等,是一种凶猛肉食性鱼类,主要捕食小鱼,尤其是底层小型鱼类。长薄鳅为我国特有种类,湖南、湖北至四川西部的长江中上游水域均有分布。目前,长薄鳅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鱼类》中均被列为易危(VU)等级。
北鳅
不知道什么原因,水族爱好者总是对身上有一根线的鱼情有独钟,绿莲灯,红管灯,企鹅灯,帝王灯,等等等。这种鱼也不例外,体侧的褐色纵纹在雄性个体中更为明显和延长。山东, 河北, 山西, 内蒙东部, 辽宁鸭绿江, 辽河, 大凌河, 小凌河, 吉林, 黑龙江, 还见于乌苏里江, 兴凯湖, 松花江, 嫩江, 牡丹江, 图们江。个体小,生活在水浅及水草丛生的河汊、沟渠和湖沼中,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藻类和植物碎屑为食。
美丽小条鳅
鳅科小条鳅属 的一种鱼类,多生活于缓流和静水的多水草河段。分布于元江、珠江、韩江、九龙江、珠江水系分布于西江、北江和东江等。
厚唇原吸鳅(熊猫鳅)
是平鳍鳅科原吸鳅属的一种鱼类,体色黑白分明,犹如熊猫,有极高的观赏性,其观赏价值颇具地位。原产地分布数量不多,属中国珍稀鱼类,已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因国内相关机构宣传及重视不够,暂未列入濒危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亦未受到其它国际野生动物保护条款之收纳与保护,所以它仍然能出现在你的鱼缸里。在利益驱动下人为捕捞过度开发,以及水质污染,数量岌岌可危。
越南鱊
鲤科鱊属的一种鱼类。栖息于泥沙底质,多水草的湖泊或河流的浅水区,常集群活动,以水生植物为主食。主要分布分布于珠江水系以及海南岛。
高体鰟鮍
分布于朝鲜以及南盘江、长江、台湾、福建和海南等。体长可达6.5公分,常栖息于南方各省的湖泊、池塘以及河湾水流缓慢的浅水区。食物以藻类为主,兼食水底碎屑。雄鱼具鲜艳的婚姻色,在吻部及眼眶周围具珠星;雌鱼有一长的产卵管,将卵产于蚌类的鳃瓣中,鱼卵在河蚌的瓣鳃上孵化。
彩石鳑鮍
中国特有的鱼类,是一种小型鱼,体扁薄而高,外形呈卵圆形,繁殖期间雌鱼具产卵管,将卵产于蚌类的外套腔中;雄鱼具鲜艳的婚姻色彩,其吻部具珠星。广布于除青藏高原外的我国各地;国外见于朝鲜。分布于珠江、闽江、长江、黄河等水系。
条纹小鲃
鲤科小鲃属的一种鱼类。别名:条纹二须鲃、黄金条、五线小鲃、半间鲫 、班星鱼、南瓜子、港名五线无须鲃,俗称七星鱼、红眼圈。分布在中国大陆及台湾西部各平原间的水沟或小溪。香港常见原生淡水鱼之一,但近年数量也在减少中。
小鳈
俗名:荷叶鱼、红脸鱼,为鲤科、鳈属的一种鱼类。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中下层鱼类,喜生活在水质清澈的石底山溪和小河中。雌鱼体长50毫米达性成熟。分布于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 贵州省, 陕西省, 江西省, 上海市, 安徽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湖北省, 重庆市, 云南省, 江苏省等。
叉尾斗鱼
不用多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国斗,小时候还很常见,现在几乎抓不到了。体形与圆尾斗鱼相似。多生活于山塘、稻田及水泉等浅水地区,食无脊椎动物。繁殖期雄鱼吐泡沫为巢,将卵汇集于中,雄鱼有护巢的习性。个体小,因体色鲜艳,且雄鱼好斗,是著名的观赏鱼。分布于长江上游及南方各省。
圆尾斗鱼
同楼上一样为斗鱼科斗鱼属的鱼类。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与俄国,一般生活于江河支干流。栖息于湖泊、池塘、沟渠、稻田等静水环境中,以挠足类、轮虫、水生昆虫为食。产卵期为5~7月,卵浮性。产卵前,雄鱼先选择一处水面平静避风的地方,由口吐成一个表面隆起或略平扁的泡巢。雌鱼接近雄鱼,横卧身体,雄鱼随即紧贴雌鱼,并把雌鱼的身体倒转过来,使其腹部朝上,雄鱼贴在雌鱼的上面。此时雌雄鱼各排出卵子和精子。由于卵子比水重,卵子在水中往下沉,此时的雄鱼会用口接住,把卵粘着在浮巢下面。 整个过程非常有趣。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北的广大地区。东三省,北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四川,甘肃,宁夏,陕西,新疆,内蒙古。
褐吻虾虎
鱼纲鲈形目鰕虎鱼科吻鰕虎鱼属动物,分布于北方地区,其中济南产的褐吻最靓丽。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观赏性十分高,是非常热门的原生观赏鱼。鱼体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吻钝,口宽斜裂,上颌具数行细牙。眼上位,颊部肌肉发达。典型的底栖鱼类,摄食小鱼、小虾、水生昆虫、水生环节动物、浮游动物及藻类等。在中国,分布于北方地区,其中济南产的褐吻最靓丽。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
波氏吻虾虎
为鰕虎鱼科鱼类。体细长,略呈圆筒状,头略平扁,头部和背鳍前的背部裸露。栖息于湖岸、河流的沙砾浅滩区, 伏卧水底。为30-50毫米长的小型鱼类,分布于长江上游各支流。
神农吻虾虎
神农吻鰕虎鱼,在1983年被发现于湖北省神农架阳日湾。喜生活于急流浅滩,以特有为圆形的腹鳍吸附于砾石上,平时常藏身于砾石缝隙间,游动间距不逾1m,与其他虾虎可以同方式饲养。仅分布于湖北,汉水流域。
以上内容为原创